2021必须知道的7大社交媒体趋势
2020庚子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我们经历了太多,学生线上学习,员工线上办公,企业线上开峰会,厂家线上直播卖货……
这一年,我们花了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休闲娱乐、走亲访友。
2020年微信用户量超过12亿、网络直播用户超过5.6亿、电商直播用户超过3亿、短视频用户超8亿,社交媒体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面对如此巨量的社交媒体用户,相信很多品牌方在想,明年该如何吸引大量的社交媒体受众?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该期待哪些社交媒体趋势呢?
为此,烽火台与HubSpot的社交媒体经理Kelly Hendrickson进行了交谈,并研究了HubSpot和Talkwalker的《社交媒体趋势报告》。
在下文中,我们整理了社交媒体营销人员在2021年应注意或利用的七种趋势,国内外社交媒体同样受用。
- 品牌方继续采用“少即是多”的内容发布策略
今年,许多品牌花费较少的时间撰写社交媒体帖子,而将更多的时间仅用于创作有深度、有价值且与周围世界保持联系的内容。
Hendrickson认为,“少即是多”的趋势在2021年会继续。他说:“ COVID-19让品牌开始问一个他们可能从未问过的问题:’我的听众现在想听我说的话吗?我希望我们能看到品牌方在发布内容时可以考虑得更周到,这甚至可以理解为发布更少的内容(与算法无关),这是正确的做法。同样,社交媒体上还会有更加周到的广告购买和合作。”
- 内容价值被更加重视
当许多企业在2020年被迫完全远离线下市场时,社交媒体和视频营销团队需要开发可在家中完成的可扩展生产流程。
当消费者仍然继续使用明显是由个人或家庭制作的视频,和其他社交媒体内容时,营销人员意识到,较低质量的内容仍然可以吸引人-如果它提供了价值。
Hendrickson预测说:“我们将在2021年看到更加基础的社交媒体内容产品。但是,观众将会继续欣赏。”
- 会话式营销交流方式会改变
会话式营销并不是新事物。实际上,我们认识和喜爱的很多大品牌都允许您随时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们联系。
但是,到2021年,信息传递渠道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消费者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做决策-在线会话的语气可能会改变。
举个例子,虽然过去的会话式营销策略以促销和尽快完成销售为目标,但2021年的会话式营销人员可能更专注于帮助用户做某事,教会他们有关产品的知识,并以更加体贴或善解人意的语气培育他们,从而进行转化。
那么,品牌将如何处理对于周到体贴的会话营销的更多需求? AI工具和人机交互的结合可能会有所帮助。AI与人机交互的健康结合,可以使品牌在社交媒体上高效运行,同时仍为消费者购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 消费者会继续青睐碎片化内容
2020年,在全球我们看到了TikTok和Instagram的兴起,在国内,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更成为公众线上娱乐消费的场所,下载量比往年有很大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创作碎片化的社交媒体内容来传递品牌价值和产品信息。
随着社交媒体的关注范围持续缩小,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无聊时不断滚动浏览,他们不会希望喜欢看的内容很快就消失了。
5. 视频将继续占据中心地位
2020年初,HubSpot的《营销状况报告》显示,视频是最常用的营销内容,也是社交媒体上第二大最具吸引力的内容类型。
随着主要平台如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的视频功能不断增强,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视频高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 社交媒体平台购物属性逐渐加强
随着许多品牌学习如何完全在线上开展业务,国外的Facebook、Twitter、Snapchat和国内的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竞相开发更多在线购物解决方案,用户无需离开,在社交媒体App内就可以完成购买。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使购物更加便利。对于无法建立自己商店的品牌,社交媒体的在线购物工具为其销售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 社交媒体用户将大力拥抱游戏和AR/VR
去年,被识别为“游戏玩家”的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增加了1000万以上,HubSpot《社交媒体趋势报告》显示,在COVID-19最重的月份中,游戏玩家识别率上升最快。
AR对游戏行业产生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游戏玩家会在社交媒体上挖掘出更多娱乐内容。品牌商将通过AR娱乐应用的模式展示产品,从而增强用户的购物体验。
同时,受到VR/AR广告的推动,社交媒体的未来趋势将是实时购买。通过AR技术,广告商能让用户参与真实环境的购物体验,高质量的基于AR的广告对于用户来说可以产生极其浓烈的吸引力,能促进购买量的增加。VR/AR技术为社交媒体和企业展示了良好的未来。
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断变化,尽管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社交媒体的期望,但这些趋势可能并不能完全涵盖2021年的情况。
作为社交媒体营销人员,我们要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继续研究趋势,洞察在线消费者行为以及深入分析团队的社交媒体数据,以确定哪些趋势或策略可以借鉴或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社交媒体应用场景。